新手朋友驾驶手动挡时,对档位总是拿捏不准,忍不住要低头看档。本质上并不是想求证在几档行驶,主要是想保证速度和档位相匹配。殊不知,交通环境几乎每三秒钟就会发生一次变化,特别是高速行驶时更难控制,对行车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其实档位识别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明白转速表,里程表和排挡杆位置的关系,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以使用最多的排挡机构为例:上排分别为1,3,5档,下排分别为2,4,R档。首先是基础训练的要求:除了熟练的掌握挂挡技巧外,一定要养成“盲挂”的习惯,就算是不看档杆也知道挂入了几档,至少要清楚档杆在上排还是下排。而档位的上排和下排之间的间距还是比较远也比较容易区分,上下排识别是区分档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行驶时想要识别档位,先用手去找档杆,识别出档杆所在位置是上排还是下排。如果是在上排,首先确定是135中间的一个档位,然后再借助转速表和行程表运用排除法来识别具体档位。一挡的特征是:速度低,一般都在20公里每小时之内,而且转速不需要太高就能维持,如果在此档想通过加油的方式增加速度,会出现转速猛增,发动机咆哮而且速度影响并不大的三个特征。三挡的特征是:速度也低,但是一般都会超过30公里每小时,而且转速需要在1500位置往上才能够维持,转速太低的时候,想维持30左右的速度,车辆就会出现闯动,有无力的表现,俗称拖档。五档的特征是:速度快,一般都在50公里每小时或以上,就算是在100公里每小时范围内,随便怎么踩油门,转速表也不会超过3000,而且不会听到发动机的咆哮。上排档位识别完,下排的档位就非常简单了。二挡的特征是:速度慢,但也至少保持在10公里每小时以上,转速表值同样不需要太高,一般在1500左右即可。四档的特征是:速度快,一般保持在40公里每小时或以上,如果转速表低于1500也会出现拖档现象。总之一句话:先分上下排,再看速度:上排最慢是一挡,最快是五档;下排最慢是二挡,最快是四档。
龙溪瀑布下还有一个小瀑布,相距约900米,据说上瀑布也叫白龙潭,下瀑布叫黑龙潭,去上瀑布必定经过下瀑布,当然翻山越岭除外,我开车到了黑龙潭瀑布没看到一个游客一辆车,我开始还以为就是龙潭瀑布,结果有人告诉我上面还有一个大瀑布,那才是龙溪瀑布。
7.28周日,原计划考虑周一闭馆因素,力争周日把感兴趣的博物馆看到,结果黑龙江省不好约,最早也要下周二了,不得不调整。当日参观了门前停车困难的哈药六场和楼里的版画博物馆,文庙,极乐寺,哈尔滨博物馆。
见识一下印度教的大宝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