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思铂睿的手刹在哪里?

思铂睿的手刹在哪里?

匿名用户提问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热帖推荐

声学结构不对,怎么做都对不了!
声学结构不对,怎么做都对不了!

当谈论到声学结构问题,我们需要重点讨论汽车音响,因为汽车内的空间属于特殊环境,对于舞台演出声像还原非常不友好,乘员舱的设计不能比拟家庭环境,家庭厅堂平坦方正且装潢材料更容易满足声学条件,音箱发声单元高度和人耳坐立时的高度接近,这就更容易形成天然听音优势,相比汽车内的空间更容易还原舞台演出场景而呈现出更好的声学结像,而汽车空间就不是这样了,目前生产的汽车特别是传统的燃油汽车,更多的是把汽车当作交通工具来设计,重点考虑驾驶和舒适以及便利,基本不会把音乐欣赏纳入汽车设计的考量条件,音乐品质自然无从谈起,于是汽车设计者就更加不会按照声学结构设计车辆,自然不会按照声学结构要求优化发声单元的布局。综合以上原因,坊间就有流传,在汽车上听音乐压根就是悖论,怎么花钱都不可能好听,但也正是因为汽车设计理念的问题让汽车后装音响的改装市场变得意义更大,同时也正是如此才让汽车音响改装变得价值不菲甚至高不可攀,但现状却总是让人打脸,汽车音响改装依然吸引着音乐爱好者,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甚至超过汽车自身价格的汽车音响改装并不是夸大其词,他们确实能给音乐发烧友的旅途带来美好的享受,让驾驶变得更富乐趣。以上是传统汽车音响改装的做法,他的思路很简单,就是花大价钱花几天的时间来改变乘员舱声学结构布局,用更好的单元以及功放设备然后配合DSP调试实现厅堂立体声声学结像效果,当然,这也是尽可能的接近完美的结像,要想无差别的还原演出现场是不可能的,毕竟汽车乘员舱结构已经固定无法改变,这就注定了声学结构存在先天不足,于是也就不可能实现完美的还原舞台效果。我们总结下传统改装音响的基本思路做法:首先,隔音是初步,因为喇叭是靠震膜的震动来发声的,因此就要求车上特是别是门板震动要小,隔音止震板吸音棉就派上用场了;然后,需要DSP芯片的加持,因为DSP能轻易的对音乐信号任何频率做精确分析处理调效,因此DSP也就成为了改装音响配件的热门之选,也是商家主推的产品,因为安装方便利润高,并且有些DSP芯片直接支持USB播放,这就为用户播放USB音乐提供了方便,比如SUNPLUS DSP方案。同时,功放也是必选项,因为再好的喇叭也需要足够的功率才能更好的发出失真更小的声波,一般来说每个声道的电功率要是单元功率的2-4倍才能较好的工作减少失真。最后,采用更好的喇叭是传统音响改装行业水最深的部件了,而且算是路程最后1KM决定性的部件,它不好一切都好不了,它好了,前面的所有工作都能发挥效果,一般来说现在市场上好点的音响改装都是进口的喇叭占主导,比如BOSE,丹拿,劲浪等等。对于传统的汽车音响改装,这些都没有错,确实能实现较好的效果,感谢钱,它满足了人的一切欲望,就算是疫情那几年,汽车音响改装店一直都要预约排队,似乎烧的不是钱,上万的钱竟然预约排队去烧,可见音乐对于驾驶的重要,但就算预算很足,这些金主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1需要把爱车大御八块,大大小小的损伤难以避免。2. 需要拆A柱倒膜,改变原车A柱形状,想卖车了怎么办?需要花时间和音响师沟通,根据预算来定改装品牌以及方案,算上施工时间你的爱车可能至少要离开你2-3天甚至更长!4、最后,你所有花了重金的设备基本不能换车立即使用,所有的这一切都让90对音乐有需求的车主掉头了,他们也很无奈,奈何市场没有满是他们的好产品。这是有钱人的选择,毕竟物质到了一定程度精神享受必须跟上,否则和爆发户有什么区别?然而,还有一群人不是这样的想法,他们并不想把车大卸八块,不想倒模A柱,毕竟大喇叭镶嵌在A柱上看着别扭,也不想花上万的成本,虽然他们知道那样效果更好更享受,但他们只想让车载音响比原车更好一点或者说听感上某些部分更优化一下即可,于是他们选择了加装DSP以及原装位升级发声喇叭单元或者加装功放。这属于轻度改装,属于优化升级,这正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加装DSP确实可以更加精准的调试三频能量以及分频点,还能精确补偿单元频点的不足,也能比原车更好的调试声部定位,而且更换升级单元之后也确实在某些方面会比原车的单元音色更好,甚至还能加装功放以更好的推动单元喇叭,但是这一切都只是优化,而且是在错误的不正确的声学结构的前提下的优化,因此结果也只能是略微改善,所以不要听店家吹牛皮说3-4000块钱能有多好的效果,楼房地基结构不正确不牢靠,外观设计再漂亮也逃不过不合格的命。文章到了这里,说了这么多似乎也没感受到标题说的:声学结构不对,怎么改都是错的?到底哪里结构不对呢?大家应该还记得上文提到的厅堂发声单元的高度和人耳坐立的高度接近这一段话吧,这才是关键,而大家可以很自然的想到目前几乎所有汽车音响的中低频喇叭在车门最下方,这是为车门空间最大化设计妥协的高度,但是完全不符合声学结像要求,根据心理声学理论,大脑更偏向于目光所及之处应该是声源所在之处,这更加符合大脑习惯,而汽车内目光所及之处更多的是仪表台上方的前挡玻璃,因此正确的声像就应该出现在这个高度,而汽车厂商将中低频单元安放在脚附近,靠A柱上的高音单元来结像定位,这个做法能够将某些频率声部定位到仪表台高度,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频段是无法很好的还原定位到这个高度上,因为A柱上的高音分频点不可能做到非常低,而脚底下的中低频喇叭的分频点却被定得很高,甚至接近6-7KHZ了,然而物理学关于声波描述很清楚,超过300HZ的声波就开始具备指向性,频率越高指向性越明显,而且超过3KHZ指向性就变得非常明显,意思就是频率越高你越能分辨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这就尴尬了,有一大段频率无法被高音很好的结像定位到仪表台高度,这就导致了明显的声波相位问题,听感上有明显的音色失真,主观上感受就是仪表台上虚拟声源的听感中频声音不饱满,比较单薄,并且结像位置偏低(虽然有高音头将其高度拉起到方向盘附近),这已然是别扭的听感以及声像定位,因此,这样的声学布局是无法带来相对正确的听感,无论多么强大的DSP也无论多么贵重的喇叭单元都无法解决,这是基础物理学给我们的答案,所以,在不改变汽车内声学结构的前提下,商家的一切广告都是吹牛皮,信了你就输了!说到这里,文章前的读者您应该明白了,我们已经点题了,声学结构不对,结像就不会对,结像不对就一定无法很好的还原演出现场,好听的声音从何而来?我记得有一位诺贝尔奖章获得者就说过一句话:结构对了,一切也就对了!难道他也玩音响???

减重哥减重哥 2025-02-09 14:38:34 352935浏览 思铂睿论坛

家用立体声音响系统快速调试
家用立体声音响系统快速调试

当你辛苦挑选组合,并安装完整套音响系统后,心中是否有极大的成就感?并且急切期待着,想象着自己马上就要置身于音乐厅开始享受音乐了?音箱放出的声音犹如拥挤杂乱暗淡的客厅给你带来的感受一样,并没有多少享受的美感!花了不少钱和时间,音效比起不起眼的耳机反而差了很多,这时候你会开始怀疑人生,HIFI是忽悠,发烧时骗人,所谓的立体声结像也是玄学。其实,这时候你只要具备一项技能方可逃离遇到的窘境:听音,调音!!!关于听音,首先要关注的是结像,最基本的结像是演唱者人声居中(左右声道连线的正中间位置),然后演奏乐器各自都在正确的虚拟位置上演奏,比如左侧,右侧等类似于现场舞台的乐器演奏位置,仿佛虚拟乐器挂在空中发声,而对于低于200HZ的鼓声,正确的听感应该是没有方向感才是正确的,也就是你基本听不出低频鼓声是来自于低音音箱,反而出现在左右声道音箱对称中心,这才是正确的低频结像。如果正确的结像做不到,那说明音箱分频或者听音环境存在大问题,必须优先解决。例如:听音环境墙壁相对左右声道音箱的距离不对称,比较简单廉价的做法是有反射墙壁的音箱侧面墙需要布置窗帘或吸引材料进行吸音,让这一侧的反射声减小,从而做到和另一侧的音箱反射声能量基本对称,从而实现人声和低频居中。此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车载音响一场演出(不同音乐演出结像不完全一样)的正确结像定位示意图:2 DSP三频调试经过环境的改造,基本结像符合要求后,接下来我们要进入真正的听音调音环节。环境的改造可深可浅,调音也一样,有粗调也有精调,甚至要求特殊的话还能植入情景算法,比如3D环绕,影院模式等,但对于走极致HIFI路线的听者自然是不需要算法的,他们宁愿花大价钱来改造环境来避免使用DSP对于原声的劣化影响,而对于普通人群,DSP粗调的意义显而易见,因为大多数人的听音环境是客厅,而且空间左右不对称,并且没有足够的吸音以及扩散反射结构,无法做到很好的简正滤波环境,而这样的空间容易形成驻波,导致有些频点出现共振出现明显的轰鸣感,极大的降低了听音享受,因此,DSP粗调基本是家庭音乐的必选项,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仅需要做一些简单基础的听音调试即可。前文,我们已经学会如何听声学结像后,现在我们要学着听三频,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高,中,低三个频段,我们分开来看:1.低频,主要是听鼓声和贝斯,代表歌曲BEYOND的《冷两夜》和邓紫棋的《写不完的温柔》,关于低频大家一定要知道的一个要点,好的低频首先要听的不是量感,而是清晰,越请晰越舒服,在保证清晰的前提下再来谈量感,量感也不是越大越好,关键在于适度,不能掩盖其它频段。下图是笔者调试的低频单元EQ曲线2中频,该频段主要关注的是人声以及吉他等乐器部分,集中在200-3KHZ,这个部分是大家可懂度最高的部分,基本要求就是歌声吐词清晰可懂,不模糊无明显失真,能清楚地识别演唱者歌声,乐器清晰明亮,换句话说就是,一听就知道是谁在唱歌,另外,无鼻音,喉音这些关于人声容易出问题的点,需要注意,调试方法也不多说,属于进阶选项。下图是笔者调试的中频单元EQ曲线3高频,其实笔者所说的高音频段指的是310 k(超高频笔者定义在10-20KHZ的频段,由于人耳的灵敏度,听感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一般20多岁的年轻人能听到的频率最高也只能到16KHZ,且年纪越大频率上限越低,一般来说40多岁健康的年轻人也只能清晰辨别大约13KHZ以内的声音)。每个人听音喜好风格不一,所以频段理解也不一,那么表达也有差异,对于这个须被笔者不打算详细说明,因为内容太多,可操做的频段以及注意事项太多,笔者如果一一道来可能会导致读者不知所云,反而越发不知所措,因此,大家记住一个要点,该频段的调试会影响低频鼓的清脆强劲感,并且会影响人声的清晰凸出,还有明亮感,读者可以边听边调试,满意合适自己的听感喜好即可。下图是笔者调试的高频单元EQ曲线以上是笔者给还未入门的初学者总结的经验要点,粗调最终目的是经过不断的尝试尽可能的做到还原演唱现场的声部定位以及声部均衡。下图是用仪器采集的音响系统的频响曲线图:4 风格一切都妥了之后,算是环境结像以及三频均衡都达到要求算是基本合格了,听感已经不会差了,在想往上进阶,就看个人喜好了,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比如有的人喜欢温暖的听感,你喜欢明亮的听感,有的人喜欢厚重有力的低频舞曲,你喜欢干净清晰的人声,而有的人喜欢人声浑厚有力,有的人喜欢温暖延绵舒服的低频氛围而你却喜欢干脆利落的低频力道,这都没有绝对的正确与否,一切看你的听音风格,至于如何调试也不是笔者对于本文的撰写目的,因此不做过多详细说明,读者要明白的就是有这些风格的调试选项,那自己到底喜欢哪一款呢?自己边学边找感觉吧!5 细节风格确定之后,听耳机很频繁的人会对细节开始挑剔,他们对细节比较敏感,什么是细节?对于音频的调试,大致来说就是每个声部的音色以及各声部之间的精确均衡,要做到这个就要求读者对常用演奏乐器的音色比较熟悉,以及对歌曲细节非常熟悉,然后才能精确的对乐曲进行调试,调试有风险读者需谨慎,初学者有个很大的误区,就是DSP如此强大,似乎没有解决不了的声音问题,然后用很多的EQ来修正频谱,这是100%的初学者会步入的误区,笔者多年前也未能幸免,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用最少的EQ来实现效果才是正道,因为EQ的修正确实可以改变频谱,但是同时也会影响声波的相位,导致音色的失真,因此不是必须修正的EQ尽可能的不要修正,人耳对于相位也是敏感的,特别是低频,相位出现问题将导致声音不饱满并且失真,相位对于高频的影响相对较小。写在最后,读者要明白:调音没有统一标准,没有满分曲线,也没有满分听感,最重要的也不是曲线和数据,一切用耳朵收货!!!

减重哥减重哥 2025-01-13 17:29:38 124904浏览 思铂睿论坛

要说好声音,还得从癞蛤蟆谈起
要说好声音,还得从癞蛤蟆谈起

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癞蛤蟆与蛙的例子:一个近视的人带一副度数非常不匹配的眼镜去看一只癞蛤蟆,那么这只蛤蟆极大可能被认为是一只灰色的蛙,因为眼镜的度数和眼球的曲率没有配合好,导致很多丑陋的细节没有被看到而直接被视神经忽略了,因此大脑接受到的不太准确的消息反而认为眼睛看到的东西似乎就是一只灰色的蛙,但这个时候换上一副度数和眼球曲率相符的眼镜去看同一只癞蛤蟆,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大脑接收到了所有真实的细节,这个时候你看到的世界更加清晰真实了,看到了满身是疙瘩的动物---丑陋的癞蛤蟆,由此引申出博士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话题:音源品质越高,听感一定更好吗?首先,我们来看看如今有哪些品质的音源无损音质无损音质,顾名思义,是指在音频压缩过程中没有损失任何原始音频信息的音质。这种音质格式通常具有较高的采样率和位深度,能够完整地保留音乐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动态范围。无损音质的文件大小相对较大,但其音质一般表现非常出色,是专业音乐制作和高端音频设备的首选。比如高品质CD,WAV,APE,FLAC,PCM,DSD等都属于无损音频格式的范畴,他们相对于最原始的音源要么完全没有损失要么就是损失极其小,但在这里大家要清楚一个事实:不是无损就一定代表音源品质非常好,毕竟无损只是一个相对的压缩程度而已,如果本身音源录制就非常粗糙,那么无论是否压缩都无法改变原始音频就很差的事实,也就一定不会好听,所以最原始的音源录制才是决定无损音源的根本。高品质音质高品音质是一种有损压缩的音质格式,它在压缩过程中会去除部分人耳以及大脑不太敏感的音频信息,以减小文件大小。虽然这种压缩方式会损失部分音频信息,但其音质表现仍然非常出色,能够满足大多数普通听众的需求。高品音质的文件大小相对较小,更适合在网络传输和移动设备上使用,比如高品质MP3,OGG,AAC等等,高品质MP3最高码率可以达到320Kbit甚至更高,这个压缩程度的MP3也有着接近母带的效果,被定位在高品质音频范畴,另外苹果开发的AAC压缩音频也能够在极其小的空间下输出高品质音质,体积比MP3要小很多,这就是为什么用苹果手机播放音乐效果都很不错的一个原因。标准音质也就是多年前互联网流传最广泛的MP3,大多数是64-128Kbit的码率,采样率是24-48KHz,这种音质的出现主要就是为了当时的网络流行而兴起的,它的好处是占用空间很小,网络传输快,下载也相对更快,也更加能适应当时比较流行的MP3播放器的小空间存储容量,大多数音乐文件大小为3-5MB一首歌曲,结合当时的播放设备而获得了极大的普及流行,音质尚可,对比当时高品质的CD音质相差也不会很大,但是基于极大的便携性,获得了非常高的知名度。音质对比从音质角度来看,无损音质无疑具有更高的保真度和还原度。它能够更真实地还原音乐现场的氛围和细节,为听众带来更加纯净、细腻的听觉体验。而高品质音质虽然在压缩过程中损失了部分音频信息,但其音质表现仍然非常接近无损音质,能够满足大多数普通听众的需求。而标准音质基本能够基本满足正常听音乐的需求。音源文件就是癞蛤蟆,眼镜就是播放设备,眼睛就是耳朵,你的耳朵听上去感觉怎么样就看播放设备和音源的匹配程度,匹配程度越高那么耳朵听上去的感觉就越真实,那么好的音源就很好听,相反差的音源低劣的音源,听上去就很烂了,反而还不如差的播放设备,至少差的设备会模糊甚至无法解析出那些耳朵不喜欢的细节,让你的耳朵听不出很多音源录制本身的问题,因此,差的音源经过差的设备放出的效果反而比性能更好的设备播放出的声音问题更少了,是不是很惊喜很意外?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播放设备就要使用与之相匹配的音源,而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品质的音源。我们聊了这么多,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无损音质和高品质音质各有特点。无损音质在音频压缩过程中没有损失任何原始音频信息,能够完整地保留音乐中的每一个细节和动态范围,提供最高质量的音乐体验。这种音质格式通常具有较高的采样率和位深度,文件大小相对较大,适合专业音乐制作和高端音频设备使用。高品质音质是一种有损压缩的音质格式,它在压缩过程中会去除部分人耳不太敏感的音频信息,以减小文件大小,适合网络传输和移动设备使用。选择适合的音质类型需要考虑个人需求、设备性能和存储空间等因素。如果你对音质有较高要求,拥有专业的音频设备,且存储空间充足,那么无损音质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减重哥减重哥 2024-12-29 14:18:32 151277浏览 思铂睿论坛

 

热门文章